乡村振兴丨刘尤辉:乡村“赤脚”追梦人
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21:43

黝黑的脸庞,精瘦的身躯,一双赤脚深深扎进港西村乌黑的田地——这便是刘尤辉给人的第一印象。当问及赤脚行走是否硌脚,他咧嘴一笑:“起初像踩高跷,久了就惯了。田里穿鞋?碍事!”

这位塘湾镇港西正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掌舵人,曾随打工潮漂泊远方。为了女儿方便上学,夫妻俩六年前毅然返乡,将汗水浇灌进灵芝、竹荪和羊肚菌的培育。夏季菌事正酣,晨曦未至的五点,田埂上便已晃动他们劳碌的身影,直至夜幕低垂的九点。

竹荪采摘现场,刘尤辉赤足踏入墨黑的泥土,与在此务工的村民并肩穿梭。洁白饱满的竹荪迅速填满箩筐。“这东西长得快,谢得也快!”他边说边将满筐的收获麻利搬上三轮车,然后争分夺秒驶向一公里外的烘干房。保鲜,是与时间无声地赛跑。

烘干房内,他与妻子及一名村民组成高效流水线:铺展鲜菌、送入烘架、监测机器、添加燃料。间隙,他打开冷藏室,自豪展示层层叠放的“战利品”——成袋干竹荪挤满空间。“建冷库投入不小,但是值!”他笑容里透着笃定,“保鲜期延长,利润空间就大了。”技术的精进从未止步,培训课堂上常有他专注的身影。

今年竹荪亩产一举突破200斤干菇,远超往年的160斤。数字背后,不仅是夫妻俩“累并快乐着”的见证,更带着周边村民拓展了增收的门路——这是刘尤辉心头最欣慰的满足。

为了产业经营能走得更远,他已申请商标注册和有机产品认证。纵使去年大风掀翻了几座灵芝棚,也吹不垮他的蓝图。要搭建更坚固的钢架大棚,把食用菌产业根基筑牢,带动更多乡亲在乡土扎下富足的根须。泥泞中的那双赤脚,丈量着田地,耕耘着希望。